校長辦學的格局與風格 石文傑
常言道:「經師易得,人師難求」影響至巨,決定校風與走向的一校校長,何嘗不也是如此難求?不幸如今政治校長滿街走,教育家有幾人?尤有甚者,私校校長更是充斥著生意校長、學店校長。學校如學店,辦校如買賣。
台中私立立人高中校長何清松就是後者的典型,19年來筆者一直不願品評其辦學的風格與格局,就是避免公器私用之譏(筆者曾任教權會秘書長)。如今他已任滿19年(超過法定「四年一任,至多兩屆」,已兩倍有餘)屆齡退休,雖不到蓋棺論定,但予以應有之歷史評價,此其時矣。
嚴格說來,何清松辦學尚稱認真(不像前任的校長林柏榕以辦校為政治跳板),只是氣度與格局似嫌不夠寬廣,最不能領教的是竟以解聘教師(剝奪教師神聖不可侵犯的生存權和工作權),來處理與同仁識見之爭,甚至潛逃出國規避記者的追究質疑,有違一個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涵養與修為,更勿論其人格與道德了。
回想1987年,筆者散發學生何懷碩所撰「另一個中國人的想法」以啟發學生不同角度思考問題,竟觸怒何校長保守的敏感神經,不顧輿論的責罵,硬將筆者趕出校園,19年來尚未還給公道,這是戕害教師人權的一大惡例。
何校長為平息輿論界的壓力,還違背誠信原則,公然欺騙大眾,一面對外虛與委蛇,一再放話,保証續聘,暑假一到立刻溜到海外,丟下一封不續聘通知;一面與董事長林柏榕演雙簧,意圖以區區8萬元封口,無視11年的辛勞,無視社會公平正義,也無視師生之緣、親情倫理,這種冷血作風,簡直令人不敢相信竟出自曾經為人師表的教育界人士之手!
然而值得安慰的是,何校長後來終於從善如流,把教師續聘由一年改為兩年,以符《教育人員任用條例》之規定,雖是遲來的正義,私校教師權益的保障卻又邁進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