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英九應該勇敢的面對兩岸政治談判 石文傑
在接受美聯社的專訪時,為了是否在2012年前進行馬胡會,就兩岸的政治議題進行談判,馬英九似乎給人欲迎還拒、進退失據的感覺,又是要求更正,又是澄清,補充說明,「馬更正」或「P.S.馬」的綽號似乎已和馬英九畫上等號。
其實在進行完兩岸財經談判、文化談判之後,進行政治談判,似乎順理成章的事,只是因為2012年還有連任的壓力,馬英九不想在選戰中被冠上「親中賣台」、「 急統派」的帽子,以為可以拖過2012年,試問民進黨扣帽子幾時客氣過?然而胡總書記勢必在2012年任滿下台,接班的習近平屆時才剛進行世代交替,是否馬上準備好進行「馬習會談」,恐怕必須好好評估。
馬英九的民調在去年八八風災之後,掉了一大半, 「軟弱無能」已經和馬英九畫上等號,馬的民調始終拉抬不起來,看來馬的能力已被「看破手腳」,選民心中似乎已經定了調,如果沒有大破大立,想要拉抬民調,贏得大選,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 兩岸經濟合作協議(ECFA)一時還反映不出成果來,也無法立刻反映在民調上,看來似乎只有放手一博,來一次「政治大豪賭」─為兩岸的千秋大業,長治久安,選前進行馬胡會,以諾貝爾和平獎的桂冠,來為選情加持,才有可能拉抬低迷已久的民調,否則國民黨有可能在2012年大選失去政權。
當年陳前總統水扁有意和胡錦濤來一次「大膽會談」(大膽島泡茶),可惜陰錯陽差,時空環境以及天時、地利、人和欠缺,導致破局,否則當年陳、胡二人有可能獲得年度諾貝爾和平獎。馬英九始終受困於省籍的原罪,一直都小心翼翼,患得患失,以致經常更正、澄清,換來更多笑柄。如今馬團隊似乎必須嚴正重估選前的「馬胡政治談判」的迫切需要!或爭取在亞太經合會(APEC),舉行兩岸領導人的高峰會談,否則倘若失去政權,一切都要成為空談。馬英九應該拿出當年縣市長選前誓言,如國民黨不過半,就辭去黨主席的豪情壯志與無比魄力,勇敢的面對兩岸政治談判!